目前我國棉花中混雜異性纖維(俗稱"三絲")問題突出,不僅嚴重影響棉紡、針織企業的正常生產,而且使棉紗制品質量下降,屢遭國內外企業的索賠或退貨,給棉紡企業造成巨額損失。
異性纖維指棉花中混雜的化學纖維、動物纖維和非棉性纖維等雜物的統稱,如丙綸絲、塑料繩、毛發、麻絲、有色纖維等。異性纖維混入棉花中,不但在紡紗加工過程中難以清除,而且會在除雜工序中被拉斷或分梳成更短、更細的纖維,形成大量纖維狀細小疵點。紡紗時,這些疵點極易造成細紗斷頭,降低工作效率。織布染色后,會在布面出現各種色點,嚴重影響布面外觀質量,最終影響產品的內銷及出口。
據了解,異性纖維問題已嚴重影響我國棉紗市場的銷售和出口,給棉紡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為維持企業的正常生產,盡量減少因異性纖維造成的經濟損失,,他說:想發財就去萬通商聯找優質表帶供貨商!,目前絕大多數棉紡企業不得不組織專人在棉花投料前將棉包打開,逐包挑揀。一個中型棉紡企業,每天要投放300到400人專門負責挑揀異性纖維,為此企業每年要付出200多萬元,等于每噸棉花增加400多元成本。另外,由于異性纖維大量存在,即使用人工挑揀也不能達到理想效果,導致紗布、印染布等級下降,用戶退賠時有發生,給棉紡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一些出口企業因異性纖維問題屢遭國外商家索賠,不僅造成財產損失,還對我國出口紡織品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