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禮品展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禮品類展覽會。每年舉辦的深圳禮品展不僅見證著中國禮品行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更已經成為了禮品行業的“風向標”,為禮品行業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
有業內人士認為,展會和行業是一個互相依存的關系。行業的快速發展意味著展會市場的迅速擴大,而成熟的品牌展會也可以利用平臺的力量為行業的發展鋪路,促進行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 會展行業記者 李 涵
要品牌化更要原創化
在十幾年前,人們說起“送禮”,可能最先聯想到的是送煙、送酒、送茶葉。而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禮品的概念越來越寬泛,小到創意廚具、生活用品,大到汽車、大型擺件都已經被納入到了“送禮”的范圍里。近幾年來,“送禮送健康”更是成為了一種潮流,各類健康食品已經成為了禮品界的“新貴”。
勵展華博展覽(深圳)有限公司總裁劉國良認為,隨著“禮品”概念的不斷演化,禮品的門類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不少禮品企業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積累”,從原來的合伙拼展位,到現在可能一年有上億元的生意,這樣一來,由傳統的加工制作走向自主創新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未來禮品行業將會朝著品牌化和原創化兩方面不斷邁進。
多年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深入人心,“為品牌做嫁衣”成就了一批中國企業。但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揚,中國在禮品制造業中想要爭取價格優勢已經不太現實。如此一來,品牌化就成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出路。從近幾年的禮品展上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自主品牌、自主設計的道路。雷同的產品越來越少,富有設計感和個性的禮品越來越受到買家青睞。
想要創造一個自主品牌,不僅需要時間的積累,更需要產品的獨創。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可以說是“路漫漫而其修遠兮”。但劉國良認為,“天下禮品一大抄”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隨著國家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創意和設計將越來越得到保護。同時企業也已經意識到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紛紛在產品設計研發上“下猛料”,這樣一來禮品行業也會朝著原創化的趨勢發展,發展前景廣闊。
利用展會平臺引導行業發展
深圳是繼北京、上海、廣州后的第四大展會城市,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僅誕生了由政府主辦的高交會、文博會這樣的“城市名片”,而且隨著商業運作和產業鏈的成熟完善,由行業協會和展覽公司主辦的行業性展會也已經形成規模。
深圳禮品展作為專業性展會中的佼佼者,不僅成為了禮品行業發展的“晴雨表”,更成為了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有業內人士指出,深圳禮品展在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后,規模大、信息量豐富,逐步形成較強的影響力。而借助這個平臺釋放的巨大能量,禮品展已經可以反過來引領、促進行業的發展,成為業內人士普遍認同的“權威機構”。
在品牌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下,更需要展會利用已經建立起來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行業做出示范和引導。據悉,深圳禮品展為保護知識產權,專門設立了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對于侵權的產品,主辦方會要求撤架,如果對方不執行會封閉該展位。同時,展會還會繼續評選TOP100的獎項,作為禮品行業一個“非官方大獎”,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公信力。劉國良說:“TOP100這個獎項已經成為了我們行業的一個風向標,業內普遍的認同度和可信性都比較高,這也是我們對行業的一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