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交會二期展出的主要是日用和工藝陶瓷、餐廚用具、禮品及贈品、節日用品、玩具、個人護理用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在記者走訪這些企業時,聽到的最大的反映是:客戶少,成本高。
匯鴻國際集團的展區位于廣交會C區14.2展館的品牌展區,李一凡對記者介紹,從首日來看,客戶少了一些 。他表示玩具不是生活必須品,人手頭緊張的時候不會購買。而他的客戶主要來自歐美國家,歐美國家經濟的不景氣直接影響了玩具企業的發展,導致外部需求的萎縮。
另外國內的工人工資上漲、原材料上漲、稅收負擔重等導致了企業整體成本的上漲,從而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和出口。此外,每年公司要投入巨額資金來開發新產品,在經濟危機更需要用新產品來吸引客戶。李一凡稱,本次參展廣交會他們有一半是新產品。外部需求減少、內部成本上漲、研發費用增加,這些綜合起來使得企業的利潤被攤得更薄。
江蘇一家生產小孩搖搖車產品的企業銷售員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他們今年的訂單量少了一些,不過老客戶還是比較穩定,訂單還是有的,但是國內人工成本的上漲則是對他們最大的沖擊。他表示公司目前基本上沒什么利潤,只是為了公司不倒閉而撐著。
在記者巡館的時候發現,潮州泳升陶瓷制作有限公司的展區的客人比較多。不過其負責人許原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來看的人挺多,但是該公司今年整體的銷量下降了。不過他對未來的形勢表示樂觀,覺得過兩三年后市場的需求會逐步恢復。
不過李一凡則表示,他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不看好,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走下坡路。此外未來年輕人對于在這個行業工作的熱情不高,勞動密集型產業可能會向其他地區或國家轉移。對于目前的形勢,他覺得沒什么好的方式來應對,轉型升級太難了,大部分企業只能自生自滅。
圣誕禮品遇冷
每年的三四季度都是外貿旺季,因為趕上了西方國家的圣誕假日,但是今年的圣誕特供品以及其他禮品或許遭遇寒冬。
安徽綠源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主要銷售圣誕裝飾品,其銷售員殷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開展首日客戶比往常少一些,歐洲的客戶少了挺多的。
而曾經為上海世博會生產裝飾品的千百匯工藝有限公司的工程部經理瞿華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往年他們的展區客人絡繹不絕,非常擁擠,但是今年非常冷清,今年以來他們少了50%以上的客戶。新客戶少了,老客戶的訂單量也小了,行情不是很好。
瞿華表示,目前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緊張,由于他們生產高端工藝品,研發成本非常高,銀行三千萬的貸款遠遠不夠,他希望國家能夠放寬貸款,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來經營。
而在禮品包裝品上享有口碑的福建佳美集團公司負責人張江宇表示,在經濟衰退的背景下,禮品等不是生活必須品的產品受到的影響比較大。此外禮品行業的國外曜冀隙啵饈砸笤揭礁擼芏嗖牧隙急匭敫攏詼嘈∑笠刀寄巖愿漢傘K且攬孔漚隙嗟睦峽突В┑チ棵揮邢陸擔切驢突倭恕
危中有機 企業嘗試出口轉內銷
“危中有機,淘汰掉管理不善、負債累累等經濟能力不強企業,留下健康的,承受能力較強的企業,能使市場的供需變得平衡,對我們來說是更好的機會?!睎|進餐具(陽信)有限公司董事長曲金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他表示雖然他們也面臨著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的局面,但是他們的老客戶非常忠誠,新客戶也因為新產品的增加和產品質量過硬而不斷的被吸引。
曲金博表示,他們的產品價格比一些企業的價格高出30%,但是還是有很多客戶前來購買。
“半年以來我們的銷售量增長了20%。”上海吉龍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區域銷售總監鄭瑜對記者表示,“品牌效應很重要。
而出口轉內銷、內外兼修則成為另外一些企業做法。潮州泳升陶瓷制作有限公司和澤州陶瓷有限公司展區的門口上掛著“歡迎國內采購商參觀”的宣傳卡。泳升陶瓷負責人許原維說,由于歐美市場不景氣,而且他們預計可能歐美市場要在兩三年之后才能復蘇,所以開始開拓國內市場,目前目前國內市場的體量只占到不到10%,歐美客戶還是主流。